案例实践 | 日本福冈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理念及目标制定
福冈市位于日本九州岛北部,是九州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日本最宜居城市之一。日本在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介绍了福冈市在第九次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提出的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理念及规划目标,从中体现出福冈市在规划制定时提倡的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精细化管理等观念。
福冈县地处日本九州岛北端,与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隔海相望,是日本最早接触大陆文化的地方。福冈市是福冈县首府所在地,是九州地区最大的城市,西日本的金融中心,仅次于东京、大阪、名古屋,是居日本第4位的商业城市。福冈市区以半圆形的福冈平原为中心,北侧临海,整个城市被山和海环绕,自然风景优美,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2016年进入英国生活类杂志《单片眼镜》(Monocle)的最宜居城市top25榜单】(图1,图2)。
图1 福冈市街景
图2 福冈与周边主要城市的距离及通勤时间
1 福冈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理念
福冈市第九次城市总体规划(平成24年—平成34年,即2012—2022年)中为福冈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构想:至2022年,福冈要成为一个人人向往,并且希望在此居住和工作的亚洲节点城市,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得以传承,城市与自然可以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福冈市被山与海环绕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区位,福冈的整体空间规划为紧凑型城市,位于全域核心地带的市中心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的主要引擎,在城市的东部、南部及西部,分别形成次一级中心,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及活动场所。在各个城市中心节点之间,通过放射状与环状的道路连接,构成网络(图3,图4)。
图3 福冈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示意
图4 福冈市空间规划图
保证城市交通通畅,实现居民日常灵活出行是“福冈紧凑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图5)。
图5 福冈市交通规划结构图
因此,福冈的交通规划以福冈市第九次总体规划为基础,从中归纳出八个方面,作为福冈交通规划基本理念的出发点:
(1)营造紧凑型城市;
(2)有效利用现有设施,并有选择地集中投放公共投资;
(3)创造安全、放心的交通环境;
(4)生活交通要依据各地区差异性特征因地制宜;
(5)能应对城市灾害;
(6)环境负担少,实现可持续;
(7)提高市中心活力;
(8)支撑福冈作为区域交通节点的发展。
最终交通规划的基本理念可概括为:让人安心、让城市充满活力,并对地球有益的紧凑型可持续城市交通。
2 福冈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五大目标
福冈市为2022年的交通发展制定了五大目标,分别为:
(1)构建全市综合交通体系;
(2)从儿童到老人均可安全出行的交通;
(3)环境友好型交通;
(4)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区交通;
(5)支持国内外广域范围内人流物流的交通。
其中第一项目标是实现其他四个目标的基础。
2.1 构建起全市的综合交通体系
作为福冈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目标,全市交通体系的构建涵盖着居民的日常出行、城市公共交通等众多方面。福冈市不鼓励市民过分依赖机动车,而是提倡步行外出。政府主张积极改善地铁和公交等基础设施,打造舒适的出行环境,实现易懂易用的公交出行方式。
福冈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前期研究中特别对城市的人口结构、城市财政状况、市民主要出行方式的发展变化以及城市道路规划及实际整修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从中得到的结论用于交通规划的制定,由此可以体现出日本城市规划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根据福冈市的人口预测,到2035年左右,人口会停止增长出现下降,老龄化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新的交通规划中要考虑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交通需求变化,灵活应对。通过对福冈市的财政状况分析,税收收入中未来投入新项目的资金可能会有一定缩减,所以积极利用现有资源、提倡新技术、鼓励多方主体的参与合作就十分重要。在福冈市民多年来选择的交通方式中,汽车使用占比增加,公交占比不变,经过预测,未来汽车的使用率将会持续上升,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变得越来越关键。地铁和城市公路建成后,城市基本交通结构已经形成,公共交通的30分钟通勤圈也在不断扩大,公交的便利性在提高。
针对第一个目标,福冈市提出两大主要方针。首先是强化干线公共交通,发展以公交为主的综合交通体系(图6)。另外,通过提供车辆运行信息、发放路线图、使用便于理解的公共交通图示等方式提升公交的使用体验(图7)。其次是构建城市中的干线道路网,形成一个环状加辐射型道路的干线路网格局,加强城市范围内各个节点以及节点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同时分散市中心的交通(图8)。
图6 福冈市主要公交路线规划图
图7 公交运行信息发布及公交路线手册
图8 福冈市干线道路规划图
2.2 从儿童到老人均可安全出行的交通
安全是福冈交通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福冈市致力于打造一个从儿童到老年人,无论身体健康或疾患者,都可以放心出行的交通环境。
1998—2013年间,尽管福冈市的交通事故量在不断下降,但是老年人的事故发生率却呈上升趋势。因此要继续完善车站及道路的无障碍化(图9),在生活性街道上进行人车分离。
图9 地铁站、公交车以及人行道上的无障碍处理
由于郊区人口减少,公交车使用人数出现下降,部分地段的公交停运。同时随着老龄化不断发展,老人驾车出行的困难程度也在增加。这样就导致了部分公交停运地段成为“交通空白区”。福冈市将距离地铁站和公交车均在1公里以上的地区定义为“交通空白区”,将距离地铁车站1公里以上并距离公交车站500米以上的地区定义为“交通不便地区”,除此之外,与公交站、地铁站的高差在40米以上的地区也被定义为“交通不便地区”。依据以上标准,福冈市绘制了全市交通空白地区的分布图(图10),并结合现有地铁和公交路线,进一步规划连接“交通不便地区”和“交通空白区”的公共交通线路。
图10 福冈市“交通不便地区”和“交通空白区”的分布
由于日本自然灾害发生率较高,交通基础设施在防灾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其自身的抗震性能也十分重要。考虑灾害应急时的物资运送、救援等需要,福冈交通规划中强调了拓宽道路,提高道路、桥梁抗震性能(图11);实行电线无柱化处理;规划避难场所等内容。
图11 桥梁上的加固设计
2.3 环境友好型交通
二氧化碳排放过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福冈交通规划中提出要推广环境负担小的环保型汽车,同时提倡使用地铁、公交或自行车出行,既可减少碳排放,又能促进交通畅通。
根据统计资料,1993—2005年间,福冈市的自行车使用量增加了,尤其是用于通勤交通的使用率增加较多,但是自行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在上升。因此在规划中要保证自行车交通空间,让司机与骑行者遵守交通规则,强调自行车交通礼仪。具体措施包括:规划骑行道、设置方便的自行车存取场地、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自行车、加强对自行车的监管、从步行者角度出发制定自行车的骑行规则等(图12)。
图12 设计骑行道并制定自行车骑行规则
由于驾驶速度提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改善城市道路,例如增加立体交叉等也是促进环境友好型交通的有效途径(图13)。
图13 改善前后的交叉路口:引入立体交叉可以提高道路畅通度
2.4 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区交通
加强天神/渡边通、博多站周边以及博多码头/中央码头三个地区的交通联络,促进地区间相互协作,实现有活力的城市中心区交通。
福冈市交通规划在城市中心地带利用“三横两纵”的主要交通轴线连接起三大核心区,各节点之间又通过次一级交通轴线“洄游街道”增强互动,在连接各节点的“洄游街道”上注重步行空间的设计,提升街道魅力(图14)。
图14 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结构规划
缓解市中心的拥堵十分重要,因此要促进干线道路的建设,优化公交路线。合理设计停车场,对存取车辆时的路线以及停车场出入口选址进行讨论。为了实现物流交通的顺畅,在规划其他民用建筑时要考虑到物流配送的需要,确保有停车场地。
2.5 支持国内外广域范围内人流物流的交通
提升福冈市在区域间的交通地位,推进海、陆、空三种交通方式的枢纽建设,成为带动九州地区物流发展的重要交通节点(图15)。为了支持更广泛地区间的人流、物流沟通,规划建设含有汽车专用道的道路网络。增强福冈机场、博多港口、博多站等广域交通节点的功能,同时也要加强这些对外交通节点与城市中心区的联络。
图15 国内外人流、物流交通节点
福冈市致力于使交通环境变得简单易懂。福冈市调查了国内外到访人员,以了解他们在使用福冈交通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便,调查内容涵盖车站内的休憩设施、换乘方式、换乘距离,以及车站引导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等。调查结果用于交通环境细节整顿的参考。具体改善措施包括:强化公交车站信息指南、公交车内标语增加外语标注、使用清晰易懂的导向牌或地名指示牌、方便游客使用的观光巴士、提供优质的出租车服务等(图16)。
图16 多国语言的福冈市交通地图(左),福冈交通一日券(右)
3 结语
福冈市是日本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从城市交通规划中可以体现出许多城市建设方面的优秀经验。首先,在交通规划前期,福冈市进行了有关年龄结构、城市财政、交通事故发生率的数据统计分析,并对市民出行方式选择、国内外游客的交通体验进行了详细调查,这些规划前期分析的广泛性可以体现出日本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精细程度。第二,福冈在交通规划过程中始终将市民交通体验及出行舒适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无论是覆盖全年龄段的无障碍设计,还是对“交通不便地区”“交通空白区”居民日常出行的考虑,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态度。第三,福冈交通规划中也强调了对环境的态度。日本在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方面一直有着较好的实践,交通规划中也继续传承环境友好的理念,例如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公交出行以及完善道路的畅通度等。
参考资料
[1] 福冈市城市总体规划[R]. 福冈市住宅都市局都市计划部, 2014.
[2] 福冈市都市交通基本计划[R]. 福冈市住宅都市局都市计划部, 2014.
同济大学卓健教授工作室 姚嘉琦 供稿
延伸阅读
日本中小城市为何不是千城一面?——基于城郭的城市空间特色塑造
日本《景观法》制定过程中的基础研究展开及其方法构架——以关键人物西村幸夫为中心
编辑:张祎娴
排版: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